这种喂奶姿势,竟然会伤害宝宝的听力?可能你也做错了 |
发布日期:2019/2/26 共阅17389次 |
从豆豆出生以来,豆豆的妈妈就喜欢让豆豆平躺着吃奶。
前几天,豆豆在床上饿的哇哇大哭,豆妈赶紧冲了奶粉给豆豆,结果豆豆不吃反而哭得更厉害。
后来晚上,豆豆发热了,小手还不停地去抓自己的耳朵,整个人显得很是烦躁,躺着的时候也总是用头在枕头上蹭来蹭去的。
刚开始豆妈以为豆豆只是发烧不舒服,后来发现宝宝耳朵里有少量脓液流出来,豆妈赶紧带着豆豆去医院,结果发现,宝宝居然是患上了化脓性中耳炎了。
在生活中,可能很多宝爸宝妈都喜欢把宝宝平放在床上,然后拿着个奶瓶几乎呈垂直角度来给宝宝喂奶。
当发现嘴巴或鼻子里溢出一点奶时,只要宝宝不哭,他们就擦干净后又继续喂了。
殊不知,这种喂养方式,却潜在着危险,它极可能会诱发小儿中耳炎的发生。
喂个奶也会引起中耳炎? ”
是的,你没有看错!
从解剖上看,人的耳朵、鼻子、咽喉都不是完全独立的,它们被咽鼓管连在一起,而咽鼓管是中耳调整压力的唯一通道。
大部分情况,咽鼓管是关闭状态,外面进不来,里面出不去。
但是在吞咽、咀嚼、打喷嚏或哭闹时,咽鼓管会自己打开,调整鼓膜两侧的气压,避免穿孔问题。
小婴儿的中耳发育尚未完善,咽鼓管较短,峽部较宽,管腔较大,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,在鼻咽部开口较低,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。
喂奶时,如果让婴儿平卧喂奶,或喂得过多、过急,小婴儿来不及吞咽而呛咳,就容易使得奶水从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的发生。
宝宝有这些症状要警惕中耳炎 ”
当宝宝的耳朵出现问题时,大多数妈妈都不清楚宝宝耳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其实,宝宝耳朵出现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,因为宝宝不会表达,而妈妈也比较难发现耳朵里面的问题。
当宝宝出现的这些症状时妈妈就要提高警惕了:
①宝宝不肯吃奶,总是哭闹得很厉害;
②睡不踏实,总喜欢用手挠耳朵或者用头蹭枕头;
③无原因的发热,体温可升至37.8-40℃;
④耳朵有比较粘稠的液体流出;
⑤宝宝的听力变得不灵敏。
正确的喂奶姿势 ”
可见,喂奶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,宝爸宝妈们,赶紧对照一下你的喂奶姿势对不对吧:
✤ 喂奶时:
适当抬高宝宝的头部及上身,并控制奶速和奶量。
①母乳喂养的宝宝的头、脖子与身体成一条直线,身体完全侧过来,避免扭头吃奶。
宝宝与妈妈的身体紧密贴在一起,要做到胸贴胸,肚子贴肚子,彼此之间没有空隙。
宝宝的下颌紧贴着乳房,并留有空间,可以活动自如。
②如果是奶瓶喂养,注意奶嘴大小适宜,一定要用和宝宝月龄相符合的奶嘴。
✤ 喂完奶后:
将孩子轻轻竖抱起来,将宝宝的头部靠在妈妈的肩膀上.
轻轻拍拍宝宝的后背,将宝宝的嗝拍出,再将宝宝轻轻放下,防止宝宝溢奶。 |
启航孕婴童招商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: ①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,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,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。 ② 企业在本网发布内容,文责自负。 ③ 如您因原创、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,请联系电话:010-57733502 |
【关闭此页】 【返回上页】 |